查看原文
其他

李治邦:都市小说跟不上现实的精彩

2015-12-06 小说月报

今晚向您推荐《小说月报》2015年第12期选载的短篇《爱情这东西》。作者李治邦的作品早已为《小说月报》读者所熟悉,著名评论家黄桂元先生曾指出,“李治邦具有将寻常生活化为小说的能力,观察独特,构思精妙,故事诱人。从无洋洋洒洒,也不咄咄逼人,却自有一番与众不同的写作气象”。李治邦先生近年来的创作与他对于当代都市小说的独到思考相互呼应。这里特别分享他的文章《都市小说跟不上现实的精彩》。更多新刊精彩,敬请关注。



都市小说跟不上现实的精彩



文/李治邦



我阅读小说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每期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大量的阅读后有了一定的信息积累,起码略知了当前全国都市题材小说创作的基本现状,或者说大体走向。记得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都市小说的创作风格还是多样的,写实的、后现代的、现代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多。那时,小说题材五花八门,写作样式丰富多彩。包括张承志的《黑骏马》、王蒙的《蝴蝶》、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以及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刘星的《无主题变奏》等,还有辽宁作家马原的先锋派作品、王朔的痞子情结等,包括天津赵玫的一些小说都是比较现代的,用观点支撑故事,主题模糊,线索多条,喻示的东西很多。各种风格同时存在于中国文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实事求是的说,当时有一部分写故事或写实的作家位置相对比较靠后。


而纵观这十年来,都市小说发展到以故事为主、写实风格几乎成了统一行动。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走向趋同,现代含义的东西越来越少,故事性和写实风格的作品几乎占了小说的主体。如今一批作家都在转行,都在向写实写故事上走。这个局面是怎样造成的,最大一个牵制点是市场,是这个市场杠杆起了关键的作用。出刊物也好,出书也好,你卖不到价钱就不行,读者已经不管你的名声,衡量的标准是你的小说是否好看。市场这一剪刀剪完之后,从书商到期刊的编辑们,在选择稿件和要求作家写作的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就是要求往写实上发展,那么写实作家就一下子开始走俏。因为作品在市场好卖,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的就比较多,有的作家创作小说时已经打算改编成电视剧。发表后,稍微变化一下就成了剧本。


前不久,我曾经去英国伦敦息斯敏中文图书馆讲课,席间和当地的华人文学朋友聊天,他们谈到现在国内的都市小说题材重复,手法相同,故事不新鲜,人物不迷人。在“东丽杯”全国群众文学评奖会上,文友红孩也说,即便是获奖的小说也有题材相撞、故事差不多的现象。怎么就造成了这种尴尬局面呢?怎么写着写着就都朝一条路上走呢?读者看完小说,觉得在什么地方看过,或者说看完了以后说,还不如我看到的生活精彩。过去说,写小说一定要有生活,现在则是一定要有精彩的生活,比读者看到的生活更震撼。我是写小说的,知道做到震撼很难,做到比读者看到的生活精彩也不易。其实写都市小说表面载体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故事只不过是载体和平台,在故事里面它的包含量很大,提供的多元化信息量也很充足。一些新思维、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导向、新的观点都要包含在里面,只是作家把观点和旨意全都揉在了故事层面上。我听见一个文友说:作家在写都市小说上比什么?比你有没有一种启发人、启发社会的观点。你没有观点,你就没有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我看了湖北作家方方写的《万箭穿心》以后,就有那种震撼感。因为,她所精心描述的人物是我没有见过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故事在浸透着我的神经末梢。我曾经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纯洁》,后来被多种文学选刊入选。故事讲的是一个成功男人被官场对手算计,失去了婚姻,失去了官职,但却获得了爱情。这里的爱情是纯洁美好的,而预示着别的都是交易。后来有的读者问我,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说没有,就是想象的。那位读者说,我们不需要作家有没有过经历,是要求作家有没有过灵魂之间的对话,那就是给读者一种对未来的希冀。都市小说一定是虚构的,但虚构一定是有生活的。


现在乡村小说越来越少了,因为农村人陆陆续续走进了都市。于是都市小说成了小说题材的一个主体,全国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可都市小说写起来好像都在一个城市。没有南北,也没有区别。就跟我们看到的城市建筑一样,好像都这样,似乎都这样才是都市。都市小说要让读者产生一种城市画面,呈现一幅独特的景观。我们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写的北京,写的上海、写的杭州、写的广州,都是别有风味,摇曳风色。在我看来,现在都市小说的发展应该成为引领中国文化的先头军,应该成为产生精品的孵化器,应该成为多姿多彩的画图,应该成为思索社会、发展社会的代言人,而不应该只在一条路上徘徊。蒋子龙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关键要有想象力。小说创作就是这样,它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可以浮想联翩。那么读者才有了跟你享受的可能,才有了一种欢娱感。想象力不是走怪诞的路,是对生活的再理解,是对本来就很复杂神奇的生活再现。


我在《芳草》发表的短篇小说《爱情这东西》,是我对都市中年男女之间感情的一个比较和再现。中年人重视实际的婚姻,不太喜欢中间这个恋爱桥段。我周围的中年婚姻和爱情要比年轻人的精彩,精彩之处是故事有了年龄深度和感情的温度。我写离婚后的单身汉东单的再次婚姻,他又被前妻莫三所困扰,于是在前妻莫三和现实中交往的雅雅纠缠。其实这种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感情纠缠很俗套,我不想这么俗套,就写了一种观点,那就是东单对婚姻和爱情的重新认识,他认为再浪漫的爱情,没有走到婚姻的终点,就是一种缺憾。说来没有婚姻的爱情,就像迷失了回家的路的小孩一样没有归属感,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平平淡淡的陪伴,愿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那个和你有着相同频率的人。能看懂你的喜怒哀乐,走过坎坎坷坷的路,容颜老去还是爱你如初,繁华落尽依然会不离不弃……尽管这样,东单依旧没有摆脱纠缠,摆在他跟前没有他的意愿,只有现实的残酷。所以我让东单认为爱情是东西,背后的台词是找一个能携手终生的女人比登天都难。


——小说月报微信专稿


短篇小说《爱情这东西》,作者李治邦,原发《芳草》,《小说月报》2015年第12期选载






中篇小说



较量__荆永鸣

(选自《人民文学》2015年第10期)

姐姐快跑__(壮族)凡一平

(选自《广西文学》2015年第10期)

云端之上__曹军庆

(选自《长江文艺》2015年第11期)

九十九封信__章 缘

(选自《小说界》2015年第5期)

春天里__王可心

(选自《北京文学》2015年第11期)


短篇小说



棋语 · 靠__储福金

(选自《作家》2015年第10期)

爱情这东西__李治邦

(选自《芳草》2015年第5期)

__雷 默

(选自《收获》2015年第5期)

我要去四川__张 敦

(选自《青年文学》2015年第10期)

少莲__陈再见

(选自《绿洲》2015年第5期)


开放叙事



蓝色的敦煌__叶 舟

(选自《天涯》2015年第6期)

写作是一种供养(创作谈)__叶 舟


《小说月报》2015年总目录


《小说月报》2015年第12期,2015年12月1日出刊,总第432期





2016年报刊订阅启动 小说月报有您更精彩


创刊于1980年的《小说月报》已走过三十五年,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进步皆得益于广大读者的关爱。为了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精美的形式服务读者,诚邀读者对本刊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评点,您对刊物有何意见与建议,对2016年《小说月报》有哪些期待,欢迎联系编辑部邮箱xsybtj@126.com或通过小说月报微信平台留言。期待您发出自己的声音。


《小说月报》邮发代号6-38,每月1日出刊,定价10元;《小说月报》增刊邮发代号6-139,每年4期,定价15元。


《小说月报》在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销售。订阅可咨询所在地邮局(所),网上订阅可至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bk.11185.cn)、杂志铺网店(http://www.zazhipu.com)、当当网(http://www.dangdang.com)或百花文艺出版社淘宝店(http://baihuawenyi.taobao.com)。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小说月报微信


小说,就是小声地说
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